
在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雷家山的怀抱中,海拔956米的黑山岭上,隐着一座汉代建筑风格的道观——黄中宫。这里群山环抱,自成体系,远离尘嚣。通往道观的路蜿蜒曲折,需经历一段艰难的爬升才能抵达。这座由全真龙门派第二十一代传人张至顺道长于2012年创立的宫观,如今由其嫡传弟子许理慧道长担任住持,成为国家批准的正规宗教活动场所。
一、宫观渊源:从张至顺到许理慧

八部金刚功与长寿功源于全真龙门派秘传养生功法。张至顺道长(1912-2015)得师门真传,为免道脉断绝,毅然公开此千年单传口授之秘。其弟子许理慧道长继任黄中宫住持后,系统整理并广泛传播,使古老功法从深山道观走向现代世界。黄中宫的建设始于2012年,经过政府批准后开始修建。张至顺道长羽化登真后,其弟子许理慧道长继承先师遗志,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于2018年7月建成了道观主体工程。张至顺道长,号米晶子,十七岁于陕西华县半截山碧云庵出家,随师父陕西山阳大天竺山刘明苍道长修行悟道。

他承继了全真龙门派的传承,于2015年在黄中宫羽化登真,享年103岁。许理慧道长,号文极子,全真龙门派第二十二代传人。他于1992年在湖南省张家界市明元宫出家,师从张至顺道长,跟随师父弘道传功。2012年底,他随师父回张家界市慈利县修建黄中宫道观,如今担任黄中宫道观主持。
二、建筑风格:汉代遗风的现代呈现
黄中宫的建筑风格为汉代建筑风格,这是张至顺道长在世时亲自选定的。汉代建筑风格朴实自然、雄浑庄严、风格大气。整个宫观建筑群包括照壁、乐楼、山门、大殿、寝室、廊房等结构。寝室为四合大院,中间为正殿,左为寝室,右为客厅。此外还有三清殿、玉皇殿、圣母殿等建筑。

三、养生瑰宝:八部金刚功与长寿功
黄中宫最为人称道的,是它传承的一套道家养生功法——八部金刚功与八部长寿功。这套功法是我国道家祛病强身、健康长寿的秘不外传功法,由外八部金刚功和内八部长寿功两部功法组成。金刚功又称“外八部金刚功”,炼外功,炼形体,炼五脏六腑。它运用双臂变成一横一直曲线弧形,用刚性内劲之气疏通全身的经脉。长寿功则练内功,练心神,练人的先天之气。它着眼于松静自然,存心凝神,采用许多柔和的曲线弧形动作,沟通天地先天之气与人体脏腑元气交融。

张至顺道长有感于传承的需要,本着“济世度人”的宗旨和传统,遵循祖师“代代传,不能断”之遗训,将这套历代单传口授之秘法,结合自己八十多年修炼之心得,整理成文,公之于世。
四、修行生活:黄中宫的日常
在黄中宫,修行生活有着严格的作息安排。从清晨起床、早课、练金刚功、做农务、学习经文到用膳,一切井井有条,时间精确到分。道观注重自给自足,菜蔬都是自己种的,豆腐是自己磨的。用水是从山里流出来的泉水,接在水槽里沉淀。这种自然质朴的生活方式,体现了道家顺应自然、返璞归真的思想。来自各地的修行者会前往黄中宫学习功法。许理慧道长和道观中的其他道长会亲自纠正学员的动作,确保功法传承的准确性。
五、现代传播:从深山到世界

随着黄中宫获得《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这座隐于深山的道观也开始利用现代科技传播道家文化。他们拥有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网络服务平台,还出版了《八部金刚功·八部长寿功》书籍,由黄中宫道观校订。书中详细介绍了这套功法的理论和动作,并附有张至顺道长和许理慧道长的教学演示视频,方便远离道观的人们学习。黄中宫还会不定期举办“体道班”,让有志于深入修行的人们有机会到道观中体验修行的生活,学习正宗的道家功法。如今,造访黄中宫的游客穿过指路牌,沿着之字形水泥路向上爬升,抵达这座隐于山间的道观时,不仅能感受到建筑的雄浑庄严,还能在许理慧道长及其弟子的指导下,学习那传承千年的养生智慧。
从张至顺道长到许理慧道长,从黄中宫到世界各地,这套古老的养生功法正跨越时空界限,实现着“代代传,不能断”的祖师遗训。2023年11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费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撰稿 秘书处
审核 熊文渊
免责声明:艺海网为艺术类新闻资讯网站,旨在弘扬传播艺术繁荣发展,除标注本站稿件外,所有稿件均来自网络转载,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删除。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