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海要闻 > 线上艺海 > 正文

共工新闻社现场直击:第十六届津台会背后的两岸融合密码

文章来源:共工新闻社
字体:
发布时间:2025-11-07 16:06:28

 共工新闻社讯(记者 廖静文)2025年10月29日至31日,共工新闻社副社长李贵永和总编辑办公室副主任、记者廖红麟等3人参与报道第十六届津台投资合作洽谈会。这场以“融合新发展,共创新未来”为主题的盛会,汇聚两岸政商界精英,在天津这座北方工业重镇书写着两岸融合发展的新篇章。作为亲历者,廖红麟等3人用镜头与笔触记录下这场跨越海峡的对话。

图说:共工新闻社总编办副主任、记者廖红麟(右三)正在采访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简称“全国台企联”)会长李政宏(共工社记者 廖静文 摄)

开幕式:政治对话定调融合发展

10月29日上午,第十六届津台投资合作洽谈会上,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宋涛与中国国民党候任副主席萧旭岑的发言成为焦点。

宋涛说,积极致力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深化融合发展,为台湾同胞创造更好发展机遇、分享更多发展成果。两岸同胞要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秉持民族大义,把握历史大势,坚定统一自信,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分裂和外部干涉,共谋祖国统一大业,共创民族复兴伟业。

萧旭岑说,天津“古今交融,融贯中西”,是个有着独特魅力的城市,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同时展现了包容、开放、创新的厚度。希望台湾的年轻朋友,多来大陆走动,多来大陆看看。中华民族的未来,要靠两岸青年的合作共荣,希望台湾青年谨记在心。

天津市长张工向各界来宾表示热烈欢迎。他说,新征程上,天津将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高品质宜居宜业环境,持续深化津台交流合作,聚焦高端装备制造、绿色石化、生物医药等新赛道共绘新蓝图,助力更多台商台企逐梦津城、创业展业。

图说:共工新闻社总编办副主任、记者廖红麟(左三)正在采访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刘大贝(共工社记者 廖静文 摄)

大健康产业交流会:智慧医疗碰撞新火花

10月29日下午的京津冀台大健康产业交流会上,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韩金艳的发言引发热议。她展示的数据显示,天津已建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体系,拥有三甲医院50余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相继布局;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康希诺、药明康德等龙头机构拔节生长;天津面向未来深耕银发经济,在蓟州山水、宝坻湿地、静海田园规划康养走廊,为台湾长照理念提供了广阔应用场景。

会上,两岸企业家峰会生物科技与健康照护产业合作推进小组大陆方面副召集人、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会长王立基指出,京津冀地区正加速构建特色鲜明的大健康产业生态圈,已成为台企深耕大陆市场的首选地。

台湾人工智慧发展学会荣誉理事长谢邦昌博士的演讲则聚焦中医药与人工智能的融合。他的团队开发的“AI中医诊断系统”已在大陆多家医院应用,准确率高。“我们正在训练系统识别2000种中药材的微观特征,这将彻底改变传统中药质量控制方式。”谢邦昌展示的显微图像显示,AI能准确识别出黄芪的“金井玉栏”特征 。

图说:共工新闻社总编办副主任、记者廖红麟(右四)正在采访台湾工商建设理事会理事长雷弘毅(共工社记者 廖静文 摄)

青年创业案例:银发经济的新路径

台湾现代医疗及管理协会副理事长纪淑静提出的“医养结合+智慧化”银发经济新路径,成为两岸青年创业的热点。她的团队在天津试点“智慧养老社区”,通过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测老人健康状况,已服务老人数千人次。她们开发的'健康手环'能预警多种常见疾病,准确率比传统方法提高了许多。

天津健康产业国际合作示范区的战略定位也引发关注。该示范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智慧医疗等产业。

图说:共工新闻社总编办副主任、记者廖红麟(右二)正在采访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教授黄清贤(共工社记者 廖静文 摄)

记者手记:融合的温度与深度

作为全程报道的记者,廖红麟在采访笔记中写道:“在津台会的4天里,我看到了两岸融合的两种形态:一种是高层的政治对话,另一种是基层的技术交流。宋涛主任与萧旭岑先生的发言,为两岸关系定下了'融合发展'的基调;而谢邦昌博士与纪淑静理事长的案例,则让我看到了融合的深度与温度。”

廖红麟特别提到一个细节:在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发展交流会上,一位台湾青年用流利的天津话介绍项目,而他的大陆合伙人则用闽南语回应。“这种语言的交融,正是两岸融合最生动的注脚。”廖红麟在报道中写道,“当中医药遇上人工智能,当银发经济拥抱智慧化,两岸融合正在从理念变为现实。”

图说:共工新闻社总编办副主任、记者廖红麟(右二)正在采访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政治经济室主任、研究员张华(共工社记者 廖静文 摄)

津台投资合作洽谈会自2008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15届,共计促成签约台资项目350余个,达成意向投资额约1238亿元。截至现在,2695家台资企业、众多台湾同胞来津投资兴业、安居乐业。今年1月以来,天津落地了32个台商投资项目,合同投资总额3178.13万美元,2000多名台湾青年来津参访,感受大陆发展活力、天津机遇温度。廖红麟的报道为读者呈现了两岸融合发展的生动图景——在天津这座北方工业重镇,两岸正书写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新篇。

作者:廖静文

供图:共工新闻图片库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蔺相如

 免责声明艺海网为艺术类新闻资讯网站,旨在弘扬传播艺术繁荣发展,除标注本站稿件外,所有稿件均来自网络转载,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删除。

                                       

新闻热点

2022-10-10 13:33:45
2022-10-10 13:14:37
2022-10-10 13:29:36
2022-10-10 13:25:38
2025-07-10 15: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