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海要闻 > 艺海简讯 > 正文

以初心铸魂 用行动传红——贾秀芳理事长:跨域联动播撒红色种子的践行者

文章来源:艺海网
字体:
发布时间:2025-11-20 20:05:34

       20251120日,平山县河渠希望小学、天津海河教育园区南开学校、天津滨海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的师生代表携手站在西柏坡红土地上,一场跨越地域、连接学段的红色传承之旅,正由天津滨海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理事长贾秀芳温情领航。从爱心驰援到思政课创新,从英烈祭扫到残疾儿童护航,她以感恩为基、以创新为翼、以公益为桥、以坚守为魂,让红色基因在跨域联动中代代相传。

 

   感恩为基:祭扫寄哀思 传承有温度

   贾秀芳理事长的红色情怀,根植于“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朴素感恩。“没有先烈的牺牲,就没有今日的幸福生活”,这句心里话,是她所有行动的初心。出身贫寒的她,更懂贫困孩子的渴望与幸福生活的珍贵,让公益之路始终带着“感同身受”的温度。

 

  农历寒衣节,贾秀芳理事长特意选择这一寓意深远的日子,她带着纯酿老酒,与老兵、同学们一同赴解放石家庄烈士陵园。蹲下身,她细细擦拭无名烈士墓碑上的浮尘,指尖轻轻抚过碑刻的斑驳痕迹,轻声呢喃:“英雄们,天冷了,我们来看您了”;细心摆上寓意甜蜜生活的馒头与鸡腿,郑重斟酒寄哀思。

   每一个庄重动作,都藏着对先烈的敬仰与家国深情。在平山县河渠希望小学,看到孩子们眼中对知识的渴望,她送来数十万元现金及五万元物资,许下“每个孩子都该被好好呵护”的承诺,让感恩之心在帮扶与缅怀中双向传递。

 

   创新为翼:跨域联动让红色教育“活”起来

   贾秀芳理事长总说:“红色教育不能光靠念课本,得让孩子们亲眼见、亲手摸,才能记在心里。”于是她创新打造“跨域联动+大手拉小手+公益赋能”模式,把三地师生聚到一起,奔赴西柏坡、烈士陵园这些革命遗址,让红色精神看得见、摸得着。

 

   烈士陵前,大学生们主动牵起学弟学妹的手,跟着她一同鞠躬,齐声喊出“英雄您好”,革命精神在代际互动中悄然传递;西柏坡毛主席旧居的石磨旁,她温柔而坚定地告诉孩子们:“当年领导人围着这磨盘指挥三大战役,伟大事业都从平凡坚守里出来”,孩子们触摸着磨盘纹路,红色种子悄然扎根。她投入数千万元建成思政主题教室与研学营地,构建常态化研学机制,让红色教育从“一次活动”升级为“跨域体系”。

 

   坚守为魂:让红色精神转化为公益自觉

   贾秀芳理事长的大爱,藏在二十余年的坚守里。2005年她创办黑龙江首家民办脑瘫康复中心,二十几年如一日守护上千名残疾儿童,帮助数十人脱离轮椅、走进校园,还为康复青年搭建创业平台,用温柔守护撑起孩子们的幸福童年。

 

   在拥军优属领域,她获评“天津市爱国拥军模范”,20年免费为数千名官兵提供培训,坚持十年慰问全国数万老兵,投入超千万元送上关爱,吸纳退役军人就业,组建公益救援队传递善意。

   从怀揣50元钱闯荡的打工妹,到全国劳动模范,她多年拿出企业利润的10%30%做慈善,感召数百名滨汽学生入伍,让红色精神转化为常态化公益行动。

 

   从烈士陵园的斟酒寄思,到西柏坡磨盘旁的深情讲述,从希望小学的温暖帮扶到康复中心的长久守护,贾秀芳理事长用行动诠释着:红色传承从不是口号,而是缅怀中的洗礼、跨域的守望、代际的接力、日常的担当。这份初心与坚守,为孩子们护航,为民族精神续航,值得每个人致敬。

//王浩宇

 免责声明艺海网为艺术类新闻资讯网站,旨在弘扬传播艺术繁荣发展,除标注本站稿件外,所有稿件均来自网络转载,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删除。

                                       

新闻热点

2022-10-10 13:33:45
2022-10-10 13:14:37
2022-10-10 13:29:36
2022-10-10 13:25:38
2025-07-10 15:06:00